《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 年版)》发布,诊断和评估看这里!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中,癌性爆发痛(BTcP)的发生率可达33%~95%。BTcP 为一种难治性癌痛,主要体现在疼痛多不可预测,病理机制复杂,任何解救性药物均有滞后性。
由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 年版)》,旨在为国内BTcP的诊疗提供依据。
癌性爆发痛的诊断和评估
◆◆专家共识提出BTcP的诊断标准如下:
1)在过去的1周患者是否存在持续性疼痛(背景痛);
2)在过去的1周患者的背景痛是否充分控制(数字化疼痛评分≤3分);
3)患者是否存在短暂疼痛加重的现象(数字化疼痛评分≥4分)。
若上述问题的答案均为“是”,则可确诊患者存在BTcP。即上述3 个条件需全部符合后,患者才可确诊存在BTcP。诊断流程详见图1。
图1 癌性爆发痛的诊断流程图
BTcP通常分为两种亚型:
1)事件性BTcP(也称诱发性BTcP):一般是由可预测的因素所引起。
2)自发性BTcP(也称特发性BTcP):指在无任何特定活动或诱因的情况下发生的疼痛,具有不可预测性。
除上述外,还存在剂量末期疼痛(end-of-dosepain),指由于镇痛药物剂量不足导致临近下次用药时,镇痛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低于镇痛最低浓度)而导致的疼痛。由于剂量末期疼痛具有可预测性,并且是由于药物按时作用且持续时间不足导致,可以通过调整定时给药的剂量或间隔时间获得缓解。因此,本共识推荐剂量末期疼痛不宜认为是BTcP的一个亚型。
BTcP能否成功治疗取决于准确的评估、个体化的诊治和治疗后的再评估。遗憾的是,目前暂无公认且全面恰当的BTcP 评估量表。根据2005年美国疼痛学会指南以及欧洲姑息治疗学会的推荐,全面的BTcP评估至少应包括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强度、诱发缓解因素、与背景痛的关系以及背景痛的治疗效果。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评估工具主要为一维评估,包括数字化疼痛评分(NRS)、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语言评分(VRS)。但一维疼痛评估量表并不能获得疼痛性质、伴随症状、部位以及对生存质量影响等相关信息。
在国外较为常用的多维评估量表主要包括爆发痛问卷(BPQ)和爆发痛评估工具(BAT)。BPQ通过患者自我监测,对爆发痛的时间特征、严重程度、部位、病理生理机制、病因、诱发及缓解因素,以及与止痛药物的关系进行评估,具有全面及有针对性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BTcP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研究。BAT 包括关于BTcP 的时间、性质、强度等14 项问题,每项均通过“0~10分”或“是与否”等形式进行具体量化,进一步简化了BTcP 的评估,旨在促进BTcP患者的诊断、管理和定期监测。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难治性癌痛学组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癌性爆发痛专家共识(2019年版).中国肿瘤临床.2019,46(6):267-271.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共识原文请见“阅读原文”
精彩回顾(点击查看)